中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中山市树木园位于中山市城区南郊,由中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具体实施建设。中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是公益性事业单位,编制27名,行政上隶属于中山市林业局。中山市树木园在2003年7月由中山市科技局立顶,2006年市政府对中山市树木园建设项目正式批复,同意由市财政投资2155万元。截止到2007年底,树木园已完成投资700多万,2008年预计投资1368万元。中山市树木园总体规划与详规现已完成,并通过专家组论证。2008年1月,中山市树木园建设项目正式面积92公顷,其性质是以木本植物为特色,以森林生态示范建设为中心,集科研、推广、科普、科教、种质资源基因保存、苗木培育和生态林建设示范、生态观光、休闲健身等于一体的社会公益性专题园。
科普教育活动主要内容
可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有:1、木兰园,占地约2公顷,收集木兰科植物80多种,部分木兰科植物已开花;2、系统分类区,占地约10公顷,目前已种植标本数种92科813种,数量12000多株,各种植物都有挂牌;3、竹园,占地1.5公顷,已引种竹子250多种,具有极高的经济性、观赏性;4、国家重点保护与珍惜濒危树种小区,占地约6公顷,已栽种有4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与珍稀危树种;5、展示厅,共96平方米。展示、介绍中山市树木园发展规划及中山市部分植物资源,是宣传树木园建设的窗口。
在市科协指导下,拟开展的科普教育活动有:1、结合树木园特点,与各社会团体特别是中小学校构兼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教育意义的科普工程,推动我过科普特色化进程;2、修建一座科普展示楼,通过实物标本、彩色照片的展示,结合文字说明与多媒体等形式对广大民众特别是学生进行生物学、生态学等科学知识的普及、宣传、教育,该楼主要由植物、动物、昆虫标本室和多媒体展示厅组成,预计于2008年底动工,2009年上半年完成;3、组织社会各界人士种植、认养树木活动,激发广大市民热爱树木、热爱自然的热情,从而起到科普科教作用.。
创新及特色
相对于其他科普基地,中山市树木园的创新与特色主要是:
1、 以木本植物为特色,按植物系统进化进行布局。中山市树木园收集与展示的植物是木本植物,其生长周期长,不易引进栽培与管理,需经长时间的科学经营管理才能达到良好效果,因而树木园比一般的植物园更具特色;中山市树木园的系统进化区是按照树木的系统进化顺序沿主干道两侧进行栽培,从较原始的裸子植物苏铁科开始,再到比较进化的双子叶植物,然后到最进化的单子叶植物,真正体现了植物从原始到进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过程。沿主干道环绕一圈,便可观察到各种进化类型的植物。这种按系统进化顺序布置栽培的方法,在我国树木园建设中为首创,也将更有利科普、科教。
2、 建成后的中山市树木园收集树木类植物种类繁多,将达10000多种,种类超过广东省木本植物的1/3,全国木本植物的1/10,是整个欧洲所有木本植物的2.3倍之多,这将使之成为植物多样性保护和引种驯化的重要基地,亦可使之成为珠三角乡土树种生物基因库,使之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等科学内涵,将成为向广大市民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3、 在建国过程中,将始终结合科普科教突出树木园的文化品位,提高其文化内涵。让游人在认识植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同时,了解其有关文化,从中得到更深层次的教育。如竹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与观赏价值,中国的竹文化源远流长,建立竹园是学习竹子知识、展示和宣传中国渊远流长的竹文化的理想场所,也是休闲游览的极好去处。
4、 在建设过程中重视园艺设计,以艺术的外貌为目标来统筹建国工作。这一方面可以在发挥科普科教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市民前来休闲、观光,另一方面也可在市民休闲、观光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起到科普、科教作用。
5、 力争开辟互动项目,培养广大市民的动手能力及激发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如苗木培育与种植、动植物标本制作、树木认养等等活动。